江蘇如皋,隸屬南通市,處于長三角北翼,濱江臨海,緊鄰上海,工商業發達,有"金如皋"的美譽。如皋面積1477平方公里,人口145萬,有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,一個省級高新區,一個國家級農業示范園區,一個國家一類開放口岸,是世界長壽之鄉,中國花木盆景之都,江蘇歷史文化名城。如皋是全國唯一地處經濟發達地區、平原地區的世界長壽鄉.如皋處于中國百強縣第二十三位,福布斯最佳縣級城市19位。如皋區位交通優勢明顯,境內4條高速,12個道口,有2條鐵路,1條滬通城際高鐵(2019年通車),2小時內可到達國內7大機場,境內長江深水航道48公里,已經形成水陸空一體,江海河聯運的交通格局。如皋資源要素齊全,工業用地指標充足,人力資源充沛,水電汽一應俱全,政府服務優質高效。如皋經濟開發區是1993年12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的省級開發區,也是一個城市依托型、生態環保型、產業集聚型、服務高效型的都市型、城市型開發區。園區做到九通一平,已形成船船海工,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,新能源,新材料,生物醫藥,醫療器械,節能環保,電子通訊等十三個特色園區。以整車制造為龍頭、關鍵零部件配套為支撐的千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,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、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、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,氫經濟示范城市、國際燃料電池汽車大會。
如皋如歌,長來長壽,歡迎海內外朋友來如投資創業,共同發展。
處于長三角北翼,通江達海,如皋港距上海港150公里,與蘇州隔江相望。
占據沿海經濟帶和沿江經濟帶"T"型交匯節點的特殊地位,位于長三角經濟網絡的"緊密圈層"、上海1.5小時經濟圈內。
新長鐵路、海洋鐵路、204國道穿境而過,北臨江海高速,以204國道相接;東臨沿海高速,構成沿海高速--蘇通大橋構建沿海大動脈;
200公里范圍內,擁有七個機場(浦東、虹橋、祿口、無錫、常州、南通、鹽城)、六條高速(京滬、滬寧、寧通、沿江、沿海、江海)、五個航運碼頭(上海洋山港、南京港、南通港、洋口港、如皋港)、四個跨江大橋(蘇通、江陰、潤楊、南京長江二橋)。
搶抓沿海大開發契機,全面啟動"十二五競爭發展規劃"。著力提升農業技術含量,全力打造南通市域一流的現代農業產業園;高效推進新興朝陽產業,促進專業園區和產業科學合理地轉型升級;逐步打造集行政中心、金融中心、商貿流通、房地產、娛樂休閑等五大功能板塊為一體的城北新城。形成由北向南,一、二、三產業協調有序發展的良好互動局面。
發展船舶海工、高端紡織、電子信息三大支柱產業,智能裝備、新材料、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三大新興產業和符合產業發展導向、有利于發揮自身優勢的產業。
"十二五"期間將建成院士工作站1個、博士工作站2個;重點建設紡織服裝、特色食品、汽車配件、鍛壓設備、光伏光電、新傳感網6個超百億級產業園區和培育雙錢輪胎、中國腸衣城、長壽集團、南通鍛壓、泰慕士5個百億級大企業。
如皋經濟開發區內,"九通一平"的水、電、電信、寬帶、污水處理等配套設施齊全,污水管網、供熱管網、天然氣管道實現全覆蓋;區內東西兩個11萬伏變電所與并網發電的熱電廠呈"三足鼎立"之勢,形成了雙回路不間斷供電系統,且用電高峰不限電;園區每小時70噸的供汽能力最大壓力可達0.8兆帕。工業用汽價格為145元/噸;供氣能力達130噸/小時的開發區新熱電廠正在籌建之中;園區地表水、地下水資源十分豐富,水質優良,自來水日供水能力達8萬噸。
企業用水免收水增容費,工業用水價格為3.4元/噸,生活用水價格為2.9元/噸;日處理4萬噸的污水處理能力,工業污水處理價格為0.88元/噸;通過ISO14001國際環境質量體系認證,蘇中地區第一家金屬表面處理園由省環保廳批準建設,建成后將形成日處理7000噸的金屬表面污水處理能力。
如皋地處上海經濟圈1.5小時,既有沿江深水岸線,又有通江達海、承南啟北的區位優勢,境內擁有6個高速道口、2個鐵路道口;如皋港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和江蘇省重點物流基地建成,提供了五萬噸級公用碼頭4座、五萬噸級石化碼頭7座、內港池碼頭多座;注重發展現代物流產業、物流中心及第三方物流,構建現代物流體系。
3個二級甲等醫院,如皋教育全省聞名,2所大型職中、1所專科學校,大潤發、南通文峰、沃爾瑪、五星電器、蘇寧、國美等大型超市眾多。城市商品住宅均價7000元,農村商品住宅3500元。
項目準入門檻
入駐園區項目總投資應大于3000萬元人民幣。項目的投入產出比達1:3以上,稅負率不應低于3%。
土地政策
根據上級規定,工業用地最低保護價為13.6萬元/畝,商業用地2009年度實際出讓價在80萬元/畝左右。對于超過當地平均稅收部分進行獎勵。人才獎勵最高1000萬元,提供人才公寓,人才子女就學綠色通道。原則上港區工業項目采取土地使用權出讓方式,出讓年限為50年。對總投資超過1500萬美元的項目采取獎勵方式鼓勵投資。
稅收及相關政策
所有項目均根據國家政策繳納相應的稅收,但港區可根據項目的實施進度、產出、科技含量、稅賦水平等,在投資方納稅開發區地方留成部分中予以一定的財政返還。具體的返還政策實行"一事一議"、"一企一策"。
隨著如皋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、新能源新材料、現代物流等新興產業的崛起,最新最前衛的發展戰略規劃、產業空間布局架構,為開放型經濟發展贏得更大空間。著力發展電子信息、新能源新材料、輪胎汽配、現代物流等產業,全面建設"功能型"、"基地型"、"實力型"、"品牌型"省級開發區。緊緊抓住金融危機大背景下,國際、國內資本向長三角地區加速轉移的這一有利時機,充分發揮區位優勢,招優引強高科技、高附加值、高環保、高集聚型產業項目,不斷放大承接上海產業轉移的成功效應,打造真正意義上的上海經濟"后花園"。
做到一枚印章管審批,一支隊伍管執法。